试卷教案课件-中小学教育-作文大全-知识大全-科普教育-电脑知识-生活知识-全部栏目- 收藏本站

教育教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试卷 教案 课件 竞赛 评语 体会 计划 总结 实习
阅读写作 作文 寓言 绝句 手抄报 广播稿 禅语 台词 谚语 赠言 箴言 句子 解梦 名言 语录 人物 诗歌 花语
知识大全 保健 美容减肥 四季 育儿 科普 电脑 生活 窍门 节日 旅游 理财 装修 法律 急救 歌曲 游戏 剧情 QQ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英语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中小学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免费课件下载 竞赛试题下载 诗歌大全 教学计划 学生评语 学习体会
您现在的位置:爱思网: >> 教学网地理教学教学设计高中地理选修一文化景观与环境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选修一文化景观与环境教学设计

爱思网 | http://www.i4i3.com | 教学设计 | 人气:429次 | 03-23
高中地理选修一文化景观与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选修一文化景观与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结合实例了解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2通过实例了解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变,即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的相互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景观对环境的反映及对环境的再塑造等,一方面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文化景观也改变着自然环境。
  2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家乡的建设,做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德育目标:
  1通过文化景观和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正确认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危害人类自身。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发扬家乡文化,积极建设家乡。
  
  教学重点
  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及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
  
  教学方法
  1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观点,理解文化与自然以及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各种文化景观形成的前提。
  2联系我们学过的人地关系知识以及我们周围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合理促进人地关系的良性发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两节我们分别学习了“文化景观的构成”“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了解了文化,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其分类等基本内容,明确了文化地理的研究对象,本节课我们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深化,重点学习“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的影响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两方面。
  讲授新课
  3.3文化景观与环境
  一文化与自然环境
  物质文化来源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精神文化又是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文化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1)地理环境的特征。(2)人类利用环境的特征。本节我们再从比较深层次来理解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请大家阅读第一部分内容:
  (播放景观图片,包括资源开采,工农业生产,旅游等)
  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较之地球内部和宇宙环境来说,地表自然环境与我们更贴切。人类的各种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其次,人类在各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伴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发展,但是人类又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动物,人类在自我进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环境。
  A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和空间
  自然环境是指处于原始性态,为受人类活动较大改变的自然物质及组合。它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它对应的这种自然环境的概念有“人为环境”。例如,热带原始森林是自然环境,尽管人类不断地采伐它,但是它的自然性状没有受到较大的改变;再如,人工热带植物温室,它是人为环境,虽然温室里的植物是热带森林植物,但是它们是在很强的人工环境下生长的,与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活动提供了首要的物质基础,只不过是在地球这个人类生存与生活的舞台上,有的地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与活动有利,有的地方则不利。例如,多数气候适宜,生态环境适宜且地形比较平缓的陆地是利于大规模人口定居的。人们可以登上世界的最高峰,也可以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甚至可以乘潜艇深入海底,但是这些地区目前都不利于人类大规模的定居。利于人类生活的地方是很有限的,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B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资料
  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从根本上来说都来自于自然环境。人们开采矿石,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等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界中凡是人类需要的都是人类的资源,有些目前可以获取和利用,有些在未来可以获取和利用。因此,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也保存了未来人类开发利用更多自然资源的可能性在世界范围内,人口的不断增长,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资源的开发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不少地方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平衡失调的现象,引起人们对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问题的注意。自然界中大多数非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例如生物资源过度的开采利用就会导致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实际上就是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总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1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
  阅读课文
  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功能和形态上,文化景观又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精神文化景观)。对于与地表联系较为紧密的物质文化景观,自然环境有着更为明显的作用。其中那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文化景观所受到的影响最为突出。
  自然环境对物质文化景观有着直接和明显的影响在温带半干旱地区和热带湿润地区的山麓地区,自然环境不同,农业景观也不同,这实际上就反映出土地的利用功能的不同,或者说是农业景观功能的不同。如图3。13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有着明显的差异。从以上的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被利用为耕地,但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耕作方式的不同,土地的利用形态也各有不同。内蒙古草原受气候,地形,河流等因素的影响,是草原放牧业景观特色;热带山麓的茶园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不适合放牧和耕作,故形成茶园或种植热带,亚热带相应的果林业;浙江沿海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众多,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理想场所;菲律宾多山地,丘陵,在低缓的丘陵上,开垦梯田也不失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之一。
  在物质文化景观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风格与特色也是其一。例如,西亚底格里斯河畔盛产芦苇,当地有一种以芦苇为建材的民居;亚马孙河下游有“河海”之称,两岸的热带雨林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因此,那里有一种浮在水上的木屋;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沿海有一种“高脚”的木屋,高脚的作用是防海潮等等。由上可知,自然环境是产生文化景观的必要条件。
  下面我们以农业景观为例,说明自然对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差异:
  

农业景观

自然环境

景观类型

功能

形态

锡林郭勒草原

畜牧业

平坦,辽阔

温带把干旱气候,高原地形

浙江沿海平原

水稻种植业

低平

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原地形

热带山麓茶园

茶叶生产

地势起伏,坡度小

热带湿润气候,丘陵地形

  精神文化景观是建立在物质文化景观之上的,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自然环境对它的影响是间接的,很多情况是受经济,政治,历史,技术甚至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修建的龙王庙就属于精神文化景观,在水旱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龙王庙一般是较多的,这种现象是当地人们处于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不大。
  可见,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有大有小,并不时绝对的。同样,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以及自然现象的分布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虫神庙和龙王庙的分布范围,并不能确定蝗灾和水旱灾害的确切分布范围。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随生产水平的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文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加大,即便是物质文化景观,自然的影响和作用也会逐渐减小。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民居的建筑形式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十分显著,例如南方雨水多,屋顶采用斜坡瓦房,以便充分排水,而北方属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少,多平房。但是,到了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规律性的关系已经不明显了,尤其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南北方几乎没有差别。又如,农业生产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利用土地栽培植物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现在已经出现了无土栽培技术充分说明自然的影响在减弱。
  总之,对于文化而言,有些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例如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城市街头雕塑;经济政治制度等。有些文化现象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明显,例如,西双版纳傣家竹楼,人们以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建材,并采用“高脚”式的建筑形式,这反映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类似的还有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
  (活动)组织学生收看影像,收集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景观,从建筑风格,服饰文化,饮食,语言,信仰,等诸多方面,了解他们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


www.i4i3.com
  2文化景观的指示意义
  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类似于我们在高一学习的“生物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因为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区域性。例如,课文中图3。14“中国虫神庙与明代北方蝗灾频率分布”,我们从图中内容可知,明清时期存留下来的虫神庙就是一种可以反映当时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从图中我们分析虫神庙的分布范围,就大致可以了解当时蝗灾多发地区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借助人们掌握的蝗虫繁殖,生活所需环境的知识,反推当时的自然环境状况,同时还可以知道当时社会中人们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信仰。再如,在欧洲北部的欧式尖顶建筑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也较为明显。
  其实,文化景观的诞生与其当时,当地的地理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里,我们将几例作一简单比较:
  

文化景观

指示意义

物质文化景观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材料和结构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高温,多雨,潮湿,多虫),也记录了建筑技术水平

黄土高原窑洞

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少雨干燥的气候和黄土深厚且直立性强的地理环境状况和文化特征

北京四合院

四周有围墙封闭成矩形,房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的住宅结构形式,反映出华北地区冬季寒冷多大风的气候特征;正房,厢房等的配置,反映出中国古代长幼,尊卑间地位的差异

文化景观

指示意义

精神文化景观

龙门石窟

反映了当时(北魏—唐代)该地区(中原)的宗教信仰和造佛艺术的水平

中国的虫神庙

分布反映了当时(明代)虫灾多发地区的分布情况和当是的自然环境状况,也反映了当时的信仰情况

宁夏的清真寺

既反映了回族等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特点,也反映了民族间文化交融的特点

  总之,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很多。但是,不是任何文化景观都能直接反映自然环境状况。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比较好。文化景观产生是多种因素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因此文化景观的指示作用也是有限的。例如,龙王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龙王庙的多少不仅要看当地水旱灾害的情况,还要看人们对“龙王”的崇拜程度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龙王庙较多的原因也许是受到当地信仰,经济,文化等状况的影响,不能说一定是水旱灾害频繁地区。这说明,文化景观的指示作用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和时代局限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人文因素自爱逐渐增强,结果文化景观影响到了自然环境。
  3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改变
  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物,虽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它也同样影响自然环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正如我们在学习大气,海洋,陆地时讲到的,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也反过来影响自然环境,如人类排放的废弃物污染大气,造成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海水污染等。因此,作为创造文化的人,对于自然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文化景观,尤其是物质文化景观,正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最好体现。
  文化景观对自然界的改变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人类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大大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往往大于正面影响。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国的都江堰(图3。15)就是一个顺应了自然规律,并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例子。长江上游的岷江流经崇山峻岭之后,在四川灌县一带进入了平坦的成都平原,过去这里常常发生水灾。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修建了都江堰,这项工程既可以防洪,又可以灌溉,至今仍恩泽成都平原的良田,同时也不存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但同时也有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引发黑风暴……
  总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除此以外,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也有密切的联系。
  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
  文化景观作为人类创造物,也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通过文化景观,人们既可以了解当地的物质文化环境,也可以了解到当地的精神文化环境。
  例一:
  城市公共交通水平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公共汽车站牌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的文化景观。其分布的疏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在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地带,密度一般比较高。从公交站牌的数量变化也能看到城市化的进程。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地名,即用汉文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字标注地名。一位内蒙古西部的牧民乘火车到东北旅游,从沿途地名文字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是否离开了内蒙古自治区。在这个例子中,地名景观既反映了语言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出民族自治制度的地区差异。
  此外,还有一些文化景观成为地方形象和标志性景观,如北京的天坛,广州的五羊雕塑,广州汕头的回归线标志等。它们在加强地方文化,认同,宣传地方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两节内容的基础上的一个深化,更具体的阐述了文化,文化景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课堂中,我们通过一些具体势力的剖析与真实景观图片的展示,更加真切的体会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应该善待自然,保护和尊重自然。要知道,人类在创造文化景观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也进行了改造,在改造,利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文化景观也是社会环境的一个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指示物,我们应多加了解。
  

如果觉得高中地理选修一文化景观与环境教学设计 ,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这篇文章不错,可以推荐给朋友分享哦。

 
  tags:地理教学 -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联系我们|试卷教案课件|中小学教育|作文大全|知识大全|生活常识|健康小常识|网站导航|热门专题|收藏本站

Copyright www.i4i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页提供高中地理选修一文化景观与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免费分享,有疑问可联系本站。